您的位置: 首页 >招生就业>招生信息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志愿填报友情提示

作者: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发布时间:2021-05-19 11:12:20 浏览次数: 【字体:


1.青岛各区市考生5月20—22日(每天8:00­—22:00)登录http://wsbm.qdedu.gov.cn进行网上志愿填报。志愿填报期间,我们将为你精心指导。

2.青岛市外考生请按当地时间进行志愿填报。

3.5月15、16日,我们提供现场咨询。

 

招生计划:

招生咨询群:

联系电话等信息:

一、地址:青岛高新区(城阳区上马街道东张社区)

二、电话:0532-58952727  58952700

三、网址:www.sdqg.com  邮编:266112四、交通:761路(火炬路),765路(新业路),902路(火炬路)、908路(岙东路),118路(龙翔路),120路、916路、930路(上马停车场),937路(新业路)、920路(东张),774路(消防训练基地),地铁8号(健身中心)





青岛市志愿填报模板:

提前批

平行志愿1

643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专业

机电技术应用

平行志愿2

643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

平行志愿3

643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专业

模具制造技术

平行志愿4

根据意愿选择学校

专业

*******

普通高中批





五年制高师及普职融通批

平行志愿1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或其他

平行志愿2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专业

网咯信息安全或其他

五年制高职批

平行志愿1

643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或其他

平行志愿2

643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专业

焊接技术应用或其他

平行志愿3

643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专业

模具制造技术或其他

三年中职批

志愿

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旦录取不能退档改录

专业

*********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建于1958年,原隶属于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2001年划转到青岛市。现占地面积500多亩地,在校生较长时间保持4000-5000人。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首批全国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山东省文明单位(校园)、首批山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首批青岛市品牌职业院校。“情铸金蓝领”教育品牌影响广泛。

学校现开设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交通运输、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财经商贸五个特色专业群。拥有智能制造、海洋生物、轨道交通等11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化实训中心,有价值480万元的五轴数控加工中心、价值近2000万元的智能制造综合生产线、模拟青岛地铁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啤酒酿造生产线等总值1.2亿元的实训设备,还有400m跑道的标准运动场、12个篮球场、标准网球场、体育馆、艺术中心等文体活动设施,有着优良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校现有“3+4”贯通培养、“三二连读”、普职融通和“企业订单委培班”等类型的学生。2001年起,学校开设山东省首批五年制高职,现有电气自动化、生物制药工艺等8个“三二连读”专业。2013年省内首批开设“3+4”贯通培养班,设机电技术、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技术等三个专业,分别对口青岛科技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今年开设5个专业的普职融通试点班,进一步拓宽学生升学的渠道。根据不同的培养类型,学校采取“分类精准施教”的育人策略,弘扬“兼善工学、兼爱天下”的墨子特色校园文化,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丰富多彩的平台。

学校率先形成了以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开放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学校最大的办学特色,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开拓了良好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大批优秀毕业生进入中车集团、青岛地铁、青岛鸿普电气、特锐德电气、上汽通用五菱、一汽集团等名优企业。2014年至今,连续七年组建“青岛地铁委培班”,每年有80-100名学生进入委培班。

2019年、2020年,因学校进行改扩建工程,拆旧建新,学校大幅度缩减了招生计划。随着改扩建工作基本完成,招生规模将逐步恢复。今年学校计划招生860人,其中“3+4”贯通本科三个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招生120人,“三二连读”大专8个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智能焊接技术、生物制药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事务),招生540人,与青岛十九中合作,招收普职融通试点班五个专业(网络信息安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事务),招生200人。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学校位于青岛高新区,距红岛高铁站3公里,地铁8号线可直达,从市区经跨海大桥到校约30-40分钟。这里没有闹市的喧嚣,只有适宜的学习环境,宽敞美丽的校园,花红柳绿,碧波荡漾,学子们可以沉浸在静谧的校园里,修身养性,专心学习。学校200多名敬业乐业的老师,70多个丰富多彩的社团,营造了宽松愉快、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保证每一位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