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为国际焊接指导教师/国际焊工培训基地
我校与德国焊接学会开展培训合作
(徐娜)为适应青岛蓝色经济、先进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快速达到国际焊接行业标准,同时配合青岛德国生态园区的建立,为青岛制造业培训输送具有国际水准的优秀焊接专业人才,使青岛市职业教育培训国际化,提升青岛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论证、市场调查与德国焊接学会多次协商交流,德国焊接学会对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进行多次考察,确认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焊接车间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达到国际焊接培训标准,最终由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与德国焊接协会密切合作,举办首期青岛市职业学校德国焊接协会DVS(以下简称DVS)焊接教师培训班,同时合作建立国际焊工培训基地。6月8日,在实训基地举行了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国际焊接学会国际授权(教育与培训)主席、德国焊接学会国际有限公司(GSI)经理克里斯蒂安·阿伦斯,德国联邦教研部国际合作处长克里斯蒂安·施特尔茨,德国联邦驻华大使馆参赞雷内·哈克,中国教育部国际司欧洲处处长席茹、项目官员殷文,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朱传纲,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洪琪,青岛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马宗明、副处长王新刚,共盛焊接技术咨询(昆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波,青岛金华集团经理初东廷,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领导迟本理、孙一志、孙焕利,第一批参训教师一同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马宗明主持。
首先,王洪琪发表讲话。他代表市教育局对开展合作表示祝贺。他简要介绍了青岛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回顾了青岛与德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开展情况,对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国际领先的技能培训方法表示赞赏。他认为,焊接指导教师国际焊工培训基地项目合作,标志着青岛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为青岛与德国职业教育深化合作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后,迟本理与克里斯蒂安·阿伦斯共同签订了《德国焊接学会(DVS)焊接指导教师国际焊工培训基地项目合作协议书》,克里斯蒂安·阿伦斯向迟本理授予培训基地牌。双方定于今年7月12日-8月16日在实训基地举办由德国专家亲自指导的首期国际焊接教师培训班,培训班由15名焊接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克里斯蒂安·阿伦斯发表讲话。他对实训基地为合作所做的积极准备、艰辛努力表示赞赏,希望焊接培训基地的建立可以为中德企业青岛制造业输送更多更优秀人才,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学校的交流,期待日后更深层次的合作。
迟本理发表讲话。他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几年服务半岛蓝色经济、青岛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实施“135”工程、建设全国名牌职业学校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这些为我校学习、引进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培训、尤其是与德国职教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表示我校将紧紧抓住这次合作带来的良好机会,认真学习、研究、吸收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培训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推动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培训和管理理念方式的改革创新,为青岛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克里斯蒂安·施特尔茨、雷内·哈克、席茹分别发表了讲话,他们对德国国际焊接学会与实训基地签约携手合作表示祝贺,认为焊接指导教师国际焊工培训基地的建立对于提升青岛市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并对做好培训、深化合作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培训基地不断拓展合作业务,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配合中德生态园的建设,为青岛制造业培训输送具有国际水准的优秀焊接专业人才,把中德教育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青岛与德国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推向新境界。
仪式举行之前,德国客人对校园环境和各实训车间进行了参观考察,并就焊接指导教师培训和合作建设国际焊工培训基地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度探讨,达成许多共识。克里斯蒂安·施特尔茨表示,日后将继续加强与学校和实训基地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更深层次的中德职教合作方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