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全环境立德树人】劳动展风采 劳育励心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值周劳动
学校开设值周活动课堂。为期一周的值周活动,既有劳动理论课,又有劳动实践课。理论课学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环境保护等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劳动认识,学习劳动品质。技能实践中,学生走入不同岗位,观察劳动场面,参与劳动过程,学习劳动技能。学生们在忙碌而充实的值周中,收获汗水与快乐,感悟劳动之美,锻炼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志愿服务
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学校积极开展校内外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校内志愿服务内容涉及校内环境卫生清洁、教室、办公室、车间清洁、绿植浇灌、食堂引导、搬运设备,更换大桶水等。校外倡导同学们时刻做雷锋,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走进社区、机构开展志愿服务,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金工实习
为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及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增强同学们对生产工程的认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和劳动观点,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金工实习。金工实训期间,同学们在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下,每两天学习一项实习技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实践。
未来工匠
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未来工匠班”,在校企双方的真诚合作下,开展特色办学,双方共同探讨育人模式,确定发展目标。学生在未来工匠班里学习、实践,对接劳动实践,开展劳动培训,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实现学员、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现代学徒制-未来工匠班”是深入贯彻实施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完善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学校紧抓校企合作共建机遇,聚焦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方向,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弘扬工匠精神,夯实专业技能。
劳动研学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多姿多彩的劳动研学活动,各班级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与相关企业建立企业研学机制,通过研学活动了解专业发展、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岗位需求,感受企业工作氛围,为今后的实习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知识竞赛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五一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各班级掀起学习劳动知识的热潮。通过开展“五一劳动节”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同学们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提高了同学们争先创优的意识,树立劳动光荣、技能伟大的观念。
家务劳动
学校利用节假日与周末休息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教育,包括清理打扫类、采买烹煮类、生产劳动类、修理缝补类、种植养护类等方面劳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不易,学会独立,学会担当。
评价考核
学校把劳动素养的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情况的考核,并且建立手册考核制度。把劳动素养的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能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学会尊重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更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学校将继续扎实做好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养成劳动的习惯和品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