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隆冬至,煮饺话团圆
【冬至典故】
冬至,这个“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日子,这个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这个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节气,当然少不了包饺子活动啦——关于冬至包饺子的习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医圣张仲景(就是写《伤寒杂病论》的那位大佬)在冬季返乡之际,看见百姓们饱受饥寒之苦,耳朵都冻烂生疮了,便研究出了“祛寒娇耳汤”(将羊肉、辣椒等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再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祛寒娇耳汤”是当时天寒地冻中的一份“温暖”,时光流转之下,当年人已不再,但这份温暖却传承了下来……
【冬天里的亲情】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俗,感受我国传统节日魅力,活跃校园和班级文化生活,进一步增进师生交流,各班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2020年12月22日下午,2020级电气班开展了“岁寒隆冬至,煮饺话团圆”为主题的冬至包水饺活动。班主任孙晓峰及语文、英语老师,和班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活动。
【冬天里的友情】
活动开始后,同学们迅速分工,个个捋起袖子,调馅调料和面擀皮包饺子,活动现场面粉飞扬,欢声笑语。在3位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一个个身材各异的饺子陆陆续续地被包了出来,虽然这些饺子形态各异,但每个都有特点,有精致的柳叶饺,也有硕大饱满的东北饺,甚至还有的包成了胖乎乎的小包子,大家的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称赞。
【冬天里的亲情】
第一锅饺子刚刚煮好,屋内就充满了饺子的香气,大家纷纷夹起饺子品尝。虽然饺子的形状千奇百怪,但大家还是吃得津津有味,从前不喜欢吃饺子的同学今天也赞不绝口,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都觉得很满足,也深深感受到家长的不容易,从和面、擀皮,再到煮饺子,即使是十几个人分工也要几十分钟,同学们不禁感慨万千。
过“冬至”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让电气班的同学们更有了归属感,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收获了家庭般的温暖。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