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与应急处置预案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甲型H1N1流感防控与应急处置预案
甲型H1N1流感是由近期出现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为提高我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和应对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在学生中传播、蔓延,依据《青岛市教育局、中共青岛市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甲型H1N1流感防控与应急处置预案(试行)》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综合防范措施,积极有效地防控甲型H1N1流感,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迟本理
副组长:杨明祥
组员:孙一志、蔡希岗、孙焕利、夏龙波、赵芳亮、于万成、梁明、王军、李克华、刘民、赵建民、宋爱娟
2、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控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国家、省、市及市教育局的各项防控工作要求。统一领导,统一部署,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上报市教育局同意后迅速组织实施,并指导检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根据疫情情况决定对学校进行停课、局部封锁、病人隔离等措施。
(2)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内各部门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学校现有的相关物资和设备配备情况进行一次清点,及时补充配备,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认真落实好相关的防控措施,随时做好启动预案的准备。
(3)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向学生做好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校园稳定。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普及科学防范知识。
(4)加强日常管理与监测,建立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消毒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与卫生部门联系,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与蔓延。
(5)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温度适宜。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重点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
三、疫情的监测与报告
严格执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对甲型H1N1流感以下重要信息实行日报告: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来自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国家的发热病人或流感样病例(或与其密切接触的流感样病例);正在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状况及病原学检验结果;不明原因流感样死亡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情况;生猪养殖场饲养、捕杀(屠宰)等高风险人员流感样病例;其他与甲型H1N1流感防治相关的重要信息。
若当天无以上信息,则实行零报告。
严格执行学校的《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和《晨检制度》,各班班主任每天都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因病缺席的学生,要确切掌握病因,并作好登记,由医务室汇总后,报学校领导小组。以便学校领导随时掌握全体师生的身体状况,对体温超过37.5℃或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并送医院发热门诊,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报告程序,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城阳区疾控中心和青岛市教育局。
四、疫情的应急响应
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在按程序报告的同时,马上启动本应急预案,及时收集疫情动态和传播范围,根据疫情流行趋势,人、时、地三间分布,做到汇总、分析,密切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确认,以便及时采取最有利的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带班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要时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五、保障措施
学校安排经费用于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宣传及防治工作。着重储备了口罩、消毒液、体温计、抗生素(抗病毒剂)等,由专人负责,确保处理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009年5月12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