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快讯

【讲述初心故事⑥】畅谈使命担当 献礼七十周年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9-23 19:06:32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党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开设党性大讲堂。全体党员以“我和我的祖国”为切入点,以“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视角,从一名党员的角度,回顾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自己的成长进步、生活变化,深刻思考了“祖国发展靠什么、入党初心是什么、今后为党做什么”。

     本期的故事主讲人是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行政党支部于法强。

      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属于自己的使命与职责,有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还有我们自己的。一个人,只有尽到对父母的责任,才能是好子女;只有尽到对单位的责任,才能是好职工;只有尽到对国家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从教二十多年,每当学生们向我们表达教诲之感激时,我就想当老师真幸福。坚守最初的那份本真、那丝情怀、那个梦想,初心不忘,始终以真心待之。                        

                              —于法强

 

建国70年遐想随记

行政党支部  于法强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本是孔子的自我总结,意指人到40岁应该不为外物所迷惑、困惑,对是非曲直应该能够明辨之,对外应该明白社会,对内应该明白自己;人到五十进入“知天命”之年,“知天命”就是明白人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结果,更能明白人生和社会的的主旋律。扔下“不惑”进入“知天命”,对五六十年代的事没有亲身经历,印象不深;就是自己生活的七十年代之后的事,好像“好了伤疤忘了疼”,能记住的风风雨雨还真不多,比如斗争香港回归、1997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的SARS、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等,但任何一个人,面对新中国70年华诞,最深刻的感受是:新中国70年,让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中国70年,“发展是第一要务”,让人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新中国70年,“一带一路”让我们进入主动作为期,积极倡导并带领其他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是69年出生92年参加工作的。童年时期没口福吃饱白面馒头(直到高中二年级还每天两顿窝窝头),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颜色单一、样式简单,窟窿少点就是新衣服。小学时候,教室用过油坊、大队办公室等稍微不漏雨的地方;初中、高中时期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吃不饱饭成为历史,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92年工作之后,日新月异的各种新奇的事物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从全校打一部电话到有了个性化的BP机,当然逐渐被手机所取代;寄封信再也不用等上一周,而是用E-mail和微信QQ分分钟搞定;黑白电视机也已经换成了彩电,播放的也从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到“综艺大观”,彩电的价格没法跟老人们说, 42寸液晶也就千元。社会上的所有人已经对街边数不尽的新事物不感兴趣了,但一出国却发现国内的汽车、飞机、轻轨、地铁已经成了生活的不可缺少,手机和网络已经悄然的架构起了我生活的点、线、面。

     上面说的只是个人的生活层面。国家这7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7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7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70年。70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但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新时代也面临新挑战,国家和人民需要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开始新的长征,书写新的篇章。在这个历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同一个问题:我跟这个时代有什么关系,我有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不管你多么不愿意,我们无法负面评价今天的发展成就,因为建国前牺牲的先烈们的愿望都已实现,并且大大超出想象。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发展具有无比的复杂性、非凡的艰巨性、特有的长期性,“治大国如烹小鲜”,来不得半点虚幻、浪漫。唯有脚踏实地、耐心谨慎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发展,舍此别无他途。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