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快讯

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2-05 10:51:26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随着冬季的到来,气候干燥、天气忽冷忽热,是流行性感冒、风疹、麻疹、手足口综合症、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传染病很容易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暴发流行。为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现将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知识与预防措施告知如下,期待各位家长与学校携手共筑防控安全墙。

    一、常见冬季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疼、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2.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开始时可有低热,1—2天后身上分批出现小水疱,主要分布在胸部和腹部。水疱壁很薄,含透明的液体,会发痒。隔离治疗期:水疱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一周。


    3.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儿童,感染2—3周后发病。先有全身不适、发热、乏力,随后耳朵前、 后、下方肿大疼痛,先是一侧,然后两侧都肿痛。隔离治疗期: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10天左右。

 

 


   

    4.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 —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分为三期。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出现38度左右的中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小店;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三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糠麸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这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二、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1.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根据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2.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

     3.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勤洗手、勤剪指甲。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

     5.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和热熟食品。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保证2-4小时的郊外、户外活动。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

    7.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8.少去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医院、网吧等),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三、家校沟通要及时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红斑、皮疹等疑似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对已经确诊为传染病的,请及时告知班主任,以便学校及时开展各项防治工作。为避免交叉感染,一定按照医院规定的隔离期限,安心在家修养直到病愈后持医院“病愈复课证明”方可回校。

    谢谢您的支持配合!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2017年11月26日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