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举办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领会上级有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政策精神,提高广大干部和骨干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6月15日,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邀请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专家、青岛市教育局法规处处长张丽萍在实训基地多媒体会议室作报告。学校和实训基地教研室主任(班组长)以上干部、班主任共1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学校校长迟本理主持。
张处长在题为《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报告中从“为什么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的主要特征和推进路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有担当精神”三个方面,结合大量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背景、意义、作用、路径和责任担当等。
关于“为什么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她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走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标是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这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民主、科学、法治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品质的重要标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生态的优化工程,推动学校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围,强化学校、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校师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营造创新思维迸发、创新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开门办学的现实需要,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教学、参与教育评价,实施多元共治成为必然选择。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主要特征和推进路径”,她强调,现代学校制度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把握两个导向:政策导向和问题导向,要建立三个机制:建立依法办学机制、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建立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机制。要优化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坚持校长负责制,发挥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健全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委会、学术委员会等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
关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有担当精神”,她要求,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看待改革。做到“两个不要”:不要轻易说对错,不要固步自封。要积极研究改革的“利己”因素,要把改革作为重要资源,善于运用改革的“红利”解决学校的现有的活力。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改革。要允许改革在推进中不断完善、发挥更大作用。要允许参与治理的社会主体不断成长。要以啃硬骨头精神让改革落地生效。广大学校干部要积极适应和善于在学校治理新体制内发挥应有的领导力,加强思想和理念领导,加强沟通协调。要在治理结构基本完成建构的基础上,把运行机制的建立完善作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探索推进。
青岛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意见》,教育局每年发布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文件,指导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率先在全国制定地方版的“学校法”《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率先在全国启动学校管理权限清单制度试点等。在教育治理的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面,青岛是先行者,走在了全国前列。
迟本理在主持时简要介绍了学校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效。他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办学的方向牵涉到学校方方面面,教研室主任(班组长)以上各级干部、班主任都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力量。各级干部要把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作为决定学校发展的重大工作来抓,要深入研究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等,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做出特色,做成亮点,推动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