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国家“双创”号召 支持毕业生创新创业——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支持毕业生创办青岛浩运达汽车修理公司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大力支持毕业生创业。3月20日,在学校汽修专业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2008届汽修专业毕业生王兰浩创办的青岛浩运达汽车修理公司隆重开业,作为公司与学校合作的重要内容,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习基地、教师技能强化训练站同时挂牌。青岛市教育局职教处副调研员王泗卷,青岛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处处长陈承善,青岛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负责人刘利明,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校长迟本理、党委书记孙一志、副校长杨明祥和部分师生,青岛浩运达汽车修理公司总经理王兰浩和公司员工出席开业典礼。王泗卷、陈承善为实习基地揭牌,迟本理、刘利明为强化训练站揭牌。仪式由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实习就业处主任李华主持。
王泗卷对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大力支持毕业生创业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支持学生就业和创业并举,做了可贵探索。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中把“校企合作”单列一章,鼓励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希望学校和企业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涵,做成成功案例,为青岛职业教育改革做出新贡献。他要求学校教师要深入企业,了解掌握最新生产技术,在教学中融会贯通。要求学生珍惜在校时光,砥砺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技能,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杨明祥、王兰浩分别代表校企双方讲话。他们回顾了王兰浩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实习及创业期间艰苦奋斗、矢志不移的历程,回顾了在各个阶段学校老师的教诲、指导、支持和帮助。他们表示,将以挂牌为契机,努力探索合作新形式,丰富合作内涵。轻工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将到公司进行专业实习、生产性实训,青年专业教师将到公司参加生产锻炼,骨干教师将帮助公司开发新工艺,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双方共同努力谱写校企合作的新篇章,为职业教育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青岛浩运达汽车修理公司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傍海南路43号,占地5000平方米,员工20余人,拥有程式先进汽修设施设备,跻身于中等规模的汽车修理公司。更难能可贵的是,公司看好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与电动汽车厂家合作,配备了20多个充电桩,为将来电动汽车的后续售后服务维修做好了准备。
王兰浩在校期间,学习刻苦,特别喜欢动手实践,苦练技能,多次荣获奖学金。实习阶段,在多家汽修公司维修实习的磨难,让他熟练掌握了汽车维修技术,也萌生了实现自己理想——开一家自己的汽车4S店。2011年2月,他毕业3年,在母校的支持指导下,白手起家创立了占地200平方米的青岛浩运达汽车修理厂,那年他才24岁。在经过创业初期的各种困扰后,修理厂不断扩大技术支持、引进客户、改善运营管理逐渐走上正轨,“质量第一,服务到位”的经营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客户的好评。期间,王兰浩得到了母校汽修专业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诸多指导帮助,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和其他问题。今天5000平方米新浩运达汽车修理公司的开业,标志着他的事业又攀上了新的高峰。
王兰浩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能供他上完学已属不易,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在校学到的汽修技术和几年来奋斗创业的不懈精神、资本积累,靠的是母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他也一直怀揣回报母校的想法。专业实习基地、教师技能强化训练站挂牌,是他对母校的回报,也开启了双方良好的深度合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