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概况>领导寄语

迟本理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9-26 10:27:06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迟本理

同志们:

过去的一学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职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恰逢我校划转青岛市10周年。10年来,我校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从一所规模中等的学校发展成为占地近300亩、师生近6000人的区域金蓝领培训基地,以青岛第一名的身份成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这是市教育局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教职工发扬老盐校人艰苦创业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以校为家,无私奉献的结果。

当前,在中职生源普遍不足、各地纷纷采取地方保护措施、部分学校招生滑坡的情况下,今年我校逆势而上,成为历史上招生最多的一年,也是近十年生源质量最好的一年。这是我校技能人才培养、德育工作、优质就业率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创新、革新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提升学校知名度,出现了良性循环局面。上职业学校,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就是就业质量。当然,高质量就业要求高质量学生,高质量学生需要高质量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这是环环相扣的,每一环都不能出问题。

总结10年的工作,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继续发扬光大:

一、团结是取得胜利的法宝

任何一个单位要有发展前途,首先应上下团结。没有一个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步调不一致,不能形成合力,是不可能打胜仗的。

我校有着优良传统——领导班子团结、上下一心——这有赖于历届老领导打下的坚实基础。工作中出现一些分歧和矛盾是正常的,只要都是为了工作。没有争论就没有科学决策。目前,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队伍都能团结协作。回顾近几年学校完成的大事,都是团结协作的成果:2008年五十周年校庆,圆满成功;近期两个就业洽谈会,就业、家长会、招生三位一体,各部门分工合理,有牵头单位,有协助单位,协调一致,进展有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小到一个专题研究组、技能大赛团队,大到一个处室、部门,都是一个集体。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凝聚起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才能办大事,才能取得成绩;反之,该打胜的仗也打不胜。一个单位也是如此。

学校多数部门是团结的,个别部门负责人需要反思一下。部门负责人的首要职责是把下属团结在周围,部门不团结首先是负责人的责任,应该深刻反思,认真总结;个别同志民测排名一直靠后,个人应该好好反省。要长期与人共事,必须调整心态,用一个人民教师的思想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学校要逐步进入市场,人事制度还将继续变革,因此,全校上下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传统要发扬下去,扭成一股绳,才会战胜今后会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创新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近10年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创新并不是神秘的事情。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一个人对事情的执着,即持之以恒的研究和琢磨。学校要不断发展壮大,部门工作要出成绩,都需要大兴“研究”之风,形成崇尚研究、善于研究的气氛。当然,研究的对象,是“事”,不是“人”,即全校上下要不断研究各个方面、各种层面的事情,研究教学改革,研究德育工作,研究行政管理,研究后勤服务等方方面面。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做同样的事情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通过研究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提高效率和效果,这个提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回顾近几年快速发展,是在关键时期做了几件关键的事:

第一件是2000年招生陷入低谷,我们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发动全员参与招生,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招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当然这也是“逼上梁山”。

第二件是打破常规集资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车间,引进青机公司投入设备。正是这一举措受到了时任教育部长周济的肯定,决定全国职教现场会在青岛召开。也正是这个车间的建成,搞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引起了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建设迎来新的转机。在此期间,教学系统抓住机遇,实行模块化教学,其中“双师型”教师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三件是在及时考虑扩大占地面积,增加资产,依托我校建立实训基地。我校自己建成的实训车间,为实训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实训基地既推动了招生数量质量的提升,又促进了学校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教学教材改革、双师型教师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及班主任队伍建设等,都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没有对这些问题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解决方式的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局面。把就业洽谈会、家长会、招生宣传进行捆绑,三位一体,把邀请家长参观新生军训汇报表演,都是研究后的创新。做事情多动脑,少花钱办大事,花一份钱办两件、三件事。所以,大家应多研究事,少研究人;研究一件事一旦成果显著,就会大有成就感。琢磨别人则相反,既影响个人威信,还影响集体团结。

创新无止境,我们要把学校打造成研究型学校,就要不断进行研究,才会有新认识、新举措。这方面应该向教学系统学习。特别是年轻教师,谁在研究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头,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

我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编写的十几本教材即将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教材,年轻教师在不断成长,班主任队伍正在走向成熟,教学水平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招生就业良性循环,服务保障能力也不断提高,这是全校上下努力工作的结果。

就下一步工作,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问题

学校发展越快,上级领导寄予的希望就越高,在青岛职教界各方面就应该越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尤其年青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脚踏实地。近几年来,我校引进的年青教师大多很优秀,多是党员、学生干部,有的取得了研究生学历。因此,年青教师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学校为了鼓励年轻教师发展,特意在先进评比中按比例预留名额,适当倾斜。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职校的专业课教师,要从企业工程师和技师中产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课教师加工不了零件,这种现象迟早会消失。因此年轻教师首先要把自己打造成双师型人才,在各种大赛上进行表演。要表演就必须有实力,有实力就必须下苦功。当天和尚撞天钟,就撞不到退休。下厂锻炼一定要脚踏实地,冲在生产一线,和工人打成一片,练就一身本事,再回到课堂,就会游刃有余。学校发展后劲就看年轻教师,你们的快速成长、成才决定了学校的未来和希望。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问题

全国将在2015年前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山东要提前完成,青岛要走在山东的前面。从各方面信息来看,职业学校要向高校看齐,部分进入市场,建立激励淘汰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办学知名度越高,招生就会越好;生源质量越好,职工收入就会越高。

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尽管有些学校历史悠久,也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市场是无情的,不适应就会被淘汰。我们要居安思危,早做准备,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改革真的来临,我们可以安然渡过,不会给职工思想造成混乱。二是行动上有所准备。招生就业处的段一虎同志应该受到表扬。尽管今年我们招生已满,但他考虑到明年招生问题,主动和贵州一所学校联系,为我们招生薄弱的焊接专业联系到1-2个班。

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园区建设问题

市教育局要规划职教园区、建设大职教,是青岛职教发展的里程碑,将会推进青岛职教大发展。我们要继续研究、继续创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德育工作等方面走在前面,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才能更好地配合市教育局做好工作。

四、招生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招生力度,特别是生源质量再上台阶。今年我校大专计划为380人,实际招生560人,校内外共招生1500多人。明年我们计划控制在1400人以内,但招生质量要取得更大突破,力求内涵建设取得新突破。

五、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食品医药安全、车辆安全、体育课安全、实习安全等等,安全与全校每个人息息相关,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各部门、全体教职工思想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个人、家庭、学校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这方面有前车之鉴,一定要吸取教训。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