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概况>领导寄语

辛勤耕耘六十载,锐意进取谱新篇——校庆六十年寄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迟本理 发布时间:2018-11-21 13:51:08 浏览次数: 【字体: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2018年,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迎来六十年华诞。六十年沧桑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回眸六十年自强不息的奋斗史,饱含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诞生于伟大祖国激情燃烧的岁月,创建于1958年。学校从最初的盐业干部培训班发展成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成为山东盐业的“黄埔”。1997年,更名为“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2001年,划转青岛市。学校经历了济南创业、迁校发展、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并轨、学校更名等重要的历史时期。

    六十年来,奋发有为的轻工人谱写了一曲曲奋斗与超越、探索与创新交相辉映的动人乐章:迁校之初的创业维艰,举办中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困难时期的坚持与突破,新世纪的发展与跨越。从办学初期的一幢教学楼、几间简陋宿舍、93名新生,占地面积不足30亩,发展到今天具有一流办学条件、占地600余亩,拥有5000余名师生的国家级重点中专、首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首批示范性中职学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青岛市首批品牌职业院校。学校跻身全国知名职业学校行列,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领航者之一。

    秉持“允德允能,自强不息”校训,以“倾情打造金蓝领,服务先进制造业”为办学使命,学校逐步形成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订单培养、股份合作、现代学徒制为代表的开放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讲师、技师、工程师“三师”合一的专业教师,形成了以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名师、省市特级教师、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现代教师队伍。

    盐业黄埔育齐鲁英才,新时代铸大国工匠。进入新世纪,学校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十余年创新发展,学校形成了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现代服务、新兴产业四个大类专业群近20个专业,独立举办大专专业11个,与高校联办“3+4”贯通分段培养本科专业3个,大专以上学生占到95%以上;建成全国第一家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2亿多元的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主动服务企业和社会,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奋战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许多校友成为了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广大校友的斐然业绩,彰显了学校六十年来的办学成就。“情铸金蓝领”教育品牌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乘着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东风,学校搭上新发展机遇快车。一座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占地600余亩的现代化“青岛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即将建成,这所山东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高职院校,将为职业教育改革、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走过的六十年,是数代人前赴后继、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六十年。我们不会忘记,一代代前辈先贤无私无悔的辛劳奉献为轻工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也不会忘记广大校友为彰显母校“情铸金蓝领”品牌作出的重大贡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展明朝锦绣前程远!六十华诞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契机,也是开拓进取、再创辉煌的新起点。“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并肩作战、踏着与时俱进的步伐,一起奏响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