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概况>大事记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为青岛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揭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庆来 发布时间:2009-07-25 12:56:59 浏览次数: 【字体:

全国首家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普教学生学工场所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为青岛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揭牌

  7月22日下午,青岛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学工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惠为学工实践基地揭牌。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剑波,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王洪琪、基教处处长处周民书、副处长徐树成,实训基地(学工基地)和学校领导迟本理、孙一志、蔡希岗、孙焕利、杨明祥、夏龙波、赵芳亮和实训师生出席揭牌仪式。

 


  张惠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她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学工实践基地揭牌表示祝贺,对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长期以来支持关心青岛市教育事业表示感谢。她肯定了我市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青岛市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三次来青视察教育工作,对我市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阐明了建立青岛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建立学工实践基地是我市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促进普职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学工实践基地的建立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完善中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她希望市教育局以及实践基地和各高中学校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积极探索实践基地科学高效运转的机制,不断完善制度,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普通高中学生学工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学工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建设一流学工基地,为实现我市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徐剑波在主持仪式时指出,建立青岛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是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对发挥实训基地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进一步推进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不断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全面开创我市教育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学工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我市在建立普职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提高职教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普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上率先迈出了步伐。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迟本理在仪式上简要介绍了学工基地建设情况。建设学工实践基地,解决了各普通高中学校因教学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完成《通用技术》选修模块II的学习问题,可以更好促进广大中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的养成。从2009年秋季开学起,青岛市教育局每学年分批安排市区普通高中8000多名高二年级学生到学工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学工实践。其中实践操作课时占2/3,安全教育和理论学习课时占1/3。实践操作项目主要包括模型制作(车、钳工加工)、电子控制电路制作、简易机器人制作、数控加工等。根据实践项目的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按菜单将实践内容进行划分,学生可根据兴趣选做其中一项,独立完成或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他最后表示,我们将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研讨学工实践基地科学的培训和管理模式,探索运作规律,全力做好学工实践工作,做出特色,做成亮点。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把青岛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建成全国一流实践基地,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揭牌仪式开始前,陈小娅一行考察了实训基地机械、数控、机电车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等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站对揭牌进行了报道。

 

 


  青岛市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占地174亩,建有机械、模具、数控、机电、焊接、汽修等六个标准实训车间,配备住宿、就餐、办公等设施。每个实训车间配备拥有多年实际生产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职指导教师,配有齐全的实训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

相关链接:

新华网相关报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gov.cn)报道

人民网相关报道

教育部网站相关报道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