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家校协同

家庭教育“Z”有招——好书推荐《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家长卷(高中篇)》

作者: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发布时间:2022-05-30 12:31:25 浏览次数: 【字体:

书名: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家长卷(高中篇)

编著:  中国教育学会 组织编写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丛书: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开本:32开

ISBN:9787107350610

内容介绍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家长卷的主要观点:

第一,家庭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体现德育为先、五育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手册》倡导广大家长要提高政治站位,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引导孩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要注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既配合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又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价值;要帮助孩子获得运动技能,满足兴趣爱好,养成运动习惯;要通过阅读、践行文明礼仪、家庭环境装饰、发展艺术特长等方面,培养孩子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引导孩子形成劳动观点,认识劳动价值,激发劳动兴趣,学会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第二,家庭教育要坚持家长主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负有主体责任,要依法依规履行对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教育义务。《手册》坚持需求导向,强调家长的言传身教,既注重解决家长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掌握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科学施教的能力,又强调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家长注重提升自身素质,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儿童,进而促进亲子互动、共同提高。

第三,家庭教育要坚持尊重青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对青少年儿童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护青少年儿童权利、尊重青少年儿童成长规律这两个方面。《手册》以尊重和保护青少年儿童权利为出发点,将“青少年儿童是独立的权利主体”视角贯穿其中,除了学校卷1册外,同时依据学前、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高中的不同特点编写家长卷5册,按教育内容划分专题,根据青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和相应年龄学段的特点选择相应教育内容。

第四,家庭教育要坚持协同育人。家庭、学校、社会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共同体,这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鲜明特征。家长要认识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家校社协同教育。《手册》以问题为导向,选取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突出问题设立专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这些专题都是现代家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家庭教育重要内容。

《手册》家长卷共分“品德培养”“学习指导”“身心健康”“安全教育”“媒介素养”“性教育”“家庭沟通”“父母成长”等八个专题,本着科学、实用、有效的原则,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常见问题入手,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剖析常见的教育案例,循序渐进地进行家庭教育原理的阐发及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的分享,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枯燥说教,尽量采用鲜活的实例、生动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旨在支持和帮助广大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基础的家庭教育知识、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家庭教育手段和方法。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愿《手册》成为家长科学育儿的好帮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册适于高中生家长阅读。

目录

专题一 品德培养

一、与孩子谈人生/3

二、正确看待财富/8

三、参与志愿服务/12

四、学会与人相处/16

五、拓宽孩子眼界/19

六、加强法治教育/24

专题二 学习指导

一、调整学习心态/30

二、学会时间管理/36

三、做好职业规划 /40

四、五育并举促发展/44

五、从容对待高考/47

专题三 身心健康

一、保障睡眠质量/53

二、增强体质体能/57

三、预防进食障碍/61

四、预防情绪障碍/65

五、做好心理“断乳”/69

专题四 安全教育

一、学会珍惜生命/73

二、预防运动伤害/77

三、注意用电安全/80

四、引导安全出游/84

五、关注校园安全/88

六、应对校园欺凌 /93

七、抵御毒品诱惑/98

专题五 媒介素养

一、保障上网安全/104

二、应对网络欺凌/108

三、谨慎网络交友 /111

四、勿传网络谣言/114

五、了解网络法规/116

专题六 性教育

一、应对性伤害 /120

二、异性交往引导/124

三、关注恋师情结/129

四、科学预防艾滋病/133

专题七 家庭沟通

一、和孩子共成长/137

二、处理亲子冲突 /141

三、真体验促成长/145

四、把“舵”交给孩子/148

五、正确表达关爱/151

专题八 父母成长

一、理解时代变化/157

二、树立家庭价值观/161

三、做好人生规划/164

四、直面成长分离/168

附录1 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171

附录2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174

附录3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0

后记/208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