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德育工作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探讨(节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芳亮 张丙武 发布时间:2011-03-09 08:37:02 浏览次数: 【字体: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探讨(节录)

赵芳亮  张丙武

结合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在此,对德育工作模式作以下探讨:

一、社会应该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德育教育。

1.国家对职业教育更加重视,才能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2.组织相关专家进一步研究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一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职德育教育工作有了操作依据,如能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出可付诸行动的包含具体教法和做法的指导性教材,对职业教育德育教育的贡献,无疑将是空前绝后的!3.动用国家力量,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职业德育教育多媒体课程的开发。《开学第一课》社会效应的巨大,来自它自身制作的精良,规模的弘大,组织的严密,和选题立意的适时。这种层次的制作,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显然不是一两所职业学校或地方教育部门能做到的。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相关部门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花大成本,花大精力,更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是利国利民的一大幸事。

二、学校专职德育工作领导体系建立。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受重视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多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人群,专业化专职化程度不高。一所职业学校要想重视学生德育工作,必须从领导重视开始。从学校的校领导,到做学生管理的主要领导干部,做具体德育工作的学生管理队伍,班主任教师,自上而下,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我校多年以来,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学生管理模式,从学校校级领导干部,到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全部指导并参与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专职化、专业化,对于德育教育工作来说,不仅是人力保证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氛围的形成,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和提高,将具有重要意义。

    三、专职德育班主任队伍建设问题。班主任专业化甚至专职化,被提出来已有一段时间,叫好者不少,质疑者也不在少数。陈希副部长指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学校选聘那些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目的就是用班主任的“德”,引领学生早日成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材。我们这些德高望重的班主任老师,多数也是教学业务上的骨干,他们分身无术,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新近推出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校要在教师中营造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荣的氛围。要将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并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此项规定,从一方面可以保证班主任教师可以有更多精力从事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让班主任工作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业”,更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更深层次的认可。职业学校培养自己真正具备班主任素养的优秀教师成为班主任,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管理和学生德育教育中去,是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一个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让那些具备标识作用的班主任教师,走近专职化,对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贡献,将会是巨大的。而在更高层面,对班主任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化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师德教育培训,对进一步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这也不仅是职业教育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以激励引领学生快乐成长的德育教育。这是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就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在校学生80%以上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学生中多数是中考的失利者。他们之中部分人上职业学校是很无奈的选择,背负了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沉重负担,心理上或轻或重存在着自卑感,行为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缺乏;少数学生精神空虚、法制纪律观念差。也正是出于这些及其它原因,多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管”的多,引导的少,批评的多,欣赏的少。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找到学生的成功点,让学生欣赏自己,感觉自己“我行”,在快乐中悄悄成长,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校最近几年提出的“以激励引领,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学生工作理念,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更可喜的是,在活动中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更多学生走上领奖台,他们找到了自信的感觉!“我们在快乐地成长!”这是我校学生共同的感觉!在学生成长的人生关键阶段,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做人”和“做事”的教育,每一名有良知的德育工作者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谁都知道一个不快乐的人能给别人带来什么!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享受快乐,这本应就是育人的最高境界。

 五、职业意识教育应成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这是德育教育内容中应该考虑的问题。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使这些还不算“成熟”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必须速成为社会上的“职业”工人,职业意识的培养显得更为迫切。多年来,我校坚持在校学生的周值日劳动制度,组织学生校内外的勤工俭学,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在感觉感受职业的同时,学生进一步培养了自己的职业意识,这对于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加强职业学校职业意识的培养,也必将是今后职业教育教育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本文荣获2010年度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一等奖)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