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爱中起航
在关爱中起航
(记者 董相波)6月30日,来自北川的50名学子在我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2个月过去了,学校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给了他们哪些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吗?生活习惯吗?学习有进步吗?记者日前采访了学校有关负责人、老师和北川班的同学。
一、全校上下通力合作,为北川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经历了地震灾难的北川学生需要家的温暖。学校提出“学校就是北川学生的家,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全力为他们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帮他们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迟本理校长说:“尽我们所能帮助北川学生,一定要让学生家长放心,让上级领导放心,让学生满意!”他亲自过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并多次到教室、宿舍察看。分管学生工作的赵芳亮副校长和其他校领导也都把北川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作大事来抓。假期里,学校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到校看望学生,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布置任务,确保各方面工作规范到位。
各部门周密安排学生学习、生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周六、周日,学管处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教务处安排了金工实习、心理健康教育、音乐、体育等课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上课和实训。学生不适应青岛饮食习惯,总务处专门聘请了川菜厨师,为他们精心准备一日三餐,并保证每天有车辆为学生服务。团委组织各班级给他们送来了相当数量的图书。07大财二送来了一批新杂志,04大化的一名女生还送来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系列动漫画册……
二、老师的无私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了这群孩子,许多老师付出了大量劳动。他们用无私的关爱,坚定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念,使他们在新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成长进步。
班主任张丙武说:“才十几岁的孩子,一场劫难迫使他们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我深深地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在随队老师协助下,他在接学生回青岛的火车上便仔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委派了班干部,建立起班级框架,为学习生活秩序的恢复提供了保证,也让学生有了归属感。
在近两个月的暑假里,张老师几乎没有休息。学生病了,他亲自领着去医院或安排好人员照顾。有一次,李敏同学病了,他非常着急,与学管处老师一起送她到医院检查,并陪着打吊瓶。学管处于法强副主任多次开着私家车,把生病的同学送到医院。
像所有这个年龄的孩子一样,北川的学生有时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张老师和学管处老师、任课老师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和风细雨,循循善诱,给他们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树立改正不足的信心,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不断地加以督促和帮助。
三、“我们要为家长争光,让学校满意!”
学校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给北川学生营造起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和家长都十分感动。
在上海打工的李培勇的家长给班主任打来电话,他激动地说:“我原先还以为是孩子怕我担心故意说好听的。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
同学们也没有忘记北川职中李颖校长送给他们的八个字:“自尊、看爱、自强、自立”。他们说:“无论是教学实训设备,还是师资力量,这里都是以前的学校所不能比的。学校还对我们格外照顾,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老师冒着酷暑给我们上课。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学校的一分子。我们要为家长争光,让学校满意!”
虽然来校时间短,但他们很快形成了团结的集体。同学生病时,大家轮流护理;同学遇到困难时,大家互相帮助、鼓励。齐心协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尽管是假期上课,但他们像平时一样,按时作息,坚持出操,刻苦学习,认真实训。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钳工课,但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门课,不但老师讲课幽默风趣,而且采取了新颖的项目教学法,每个人还可以到机器上亲自动手操作,而过去从未这样上过课。在心理课、体育课和音乐课堂上,老师们丰富渊博的知识,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授课,让他们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心理也一步步成熟起来。一位同学感慨地说:“我们现在又能安心读书了。上学的感觉真好!”
如果说,四川地震让北川学生的人生航船一度搁浅,今天在轻工工程学校这个温暖的港湾里,他们又重新起航了!是爱,产生了无穷的力量,让校园如此美丽;是爱,产生了无穷的力量,让他们心中有爱。我们相信,有学校领导、老师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北川学生的明天会更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