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事件带来的思考
手机事件带来的思考
大专部管理员 王文慧
一天值班去各班检查自习情况。突然从某班教室里传来了手机铃声。走进该班教室,同学们都抬起头望着我,目光中尽管夹杂着复杂多样的色彩,但都在看着我如何处理。
虽然我从声音的来向已经断定是哪一排的某个同学,但如果直接把那个同学抓出来可能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局面。因为现在的学生好面子、自尊特强,甚至有些还思想偏激。但这事又要严肃处理。于是,我先问是哪个地方发出的声音。我发现有位女生脸红了,还把头往下低了一点,但依旧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看书。显然,她想掩盖自己。我把班长叫了出去,问他,他笑了笑,说没看清楚。但也把头低下去了。我笑着说,你可是班长啊,你可得配合老师的工作啊,是不是她啊,他点点头,我让他进去了。接着,我又叫出去三四个同学,一方面想给班长一个面子,同时也想看看同学们的反映。最后,我才把那位女生叫出来:“为什么要把你叫出来啊?”她不说话。“刚才是你的手机吧?”她陷入了沉默。沉默就等于承认了。“你自己想想你的做法对不对?教室这么安静,大家都在学习,而你的手机铃声是不是影响了大家学习?”经过一番谈话,她主动把手机给了我,晚自习结束后她又写了个保证书主动送到办公室。她写道:“老师,我错了。我在这里向全班同学保证以后再也不犯此类错误,请您和全班同学监督我!”
这件事情让我感受颇深:一、世上没有一辈子从不犯错误的人,更何况是十几岁容易冲动的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通过教育让其做到少犯错误,直至不犯错误。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必须坚持原则,严格要求,不能姑息迁就,听之任之。当然前提是尊重学生,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我们要通过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学生才会和你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二、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到底是为了他们,还是为了其它呢?这是一个认识问题。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对学生满怀真诚和爱心,用我们的真心真情打动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他们。
从事学生管理虽觉辛苦,但我觉得很充实。工作到现在,我深深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幸福和快乐,或许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此吧。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