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我校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比赛暨“优课”建设实施办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发布时间:2016-03-23 09:40:31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关于印发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青政办发〔2015〕22号)和《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2016年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的通知》(青教办字〔2016〕30号)精神,为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我校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深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决定举办2016年信息化教学比赛暨“优课”建设活动。为使比赛与“优课”建设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特制定该“实施办法”。

一、活动目标

1.本学期,每位教师按要求准备一节 “优课”。“优课”标准以信息化教学比赛和“一师一优课”标准为准(见附件1、附件3)。

2.教师提供“优课”的教学设计、课件、课堂实录视频、10分钟的讲解视频(突出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教学实际效果)等资料。

3. 在校园网上建立“开心优课晒课场”,上传教师信息化比赛资料,参与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的网上专家评审。

4.倡导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活动范围

全体教师(含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等)。

三、活动安排

1.教师于四月中旬前建成一节“优课”。

“优课”取材:公共基础课和大类专业基础课要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专业技能课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制作和设计。

“优课”材料: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件、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评测练习、效果分析、观评记录、课后反思等项(具体要求见附件1);

其中,教学设计要以开心课教学设计框架要求为标准进行撰写(开心课教学设计框架见附件2);信息化教学设计应为原创,并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实践,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2. 系(部)、教研室组织教师于四月中、下旬完成“优课”展示与录制工作。

录制的课堂教学视频(课堂实录)须与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容一致,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完整,或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或是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在35-45分钟内;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详见附件3)。

          3. 系(部)、教研室组织教师于五月中旬将建成的“优课”课堂实录、信息化教学设计、10分钟的讲解视频等“优课”相关材料刻录成盘待评;按要求将相关材料发至指定网址;以系(部)为单位组织教师填写“信息化教学校级比赛汇总表”(见附件4)。

4.教务处与各系(部)组织做好校级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与市级比赛推选工作。

五月底前,教务处组织各系(部)从各专业、各学科(含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物理、化学)教师参赛作品中分别遴选优秀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课堂教学2-3份,推荐这些教师参加青岛市2个赛项的比赛。

五月底前,教务处从拟参加青岛市市级比赛的教师参赛作品中,择优评选出最佳优课和优秀教学设计, 并根据“优课”建设成绩,评选出优课建设最佳系(部)、教研室。

四、活动要求与结果应用

1.信息化教学比赛与“优课”结合是当今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向,也是教育局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高质量完成。

2.根据文件要求,年龄45岁以下的、未参加校级比赛的在职教师不予推荐参加市级比赛。

3.学校将从遴选出优秀作品的教师中,择优推荐部分教师外出参加信息化高端培训。

 未尽事宜,请与学校教务处联系。

 

 

 

2016-03-22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