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暨专业研讨培训班
汇聚职教精英,研讨指导方案
我校举办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暨专业研讨培训班
(王振星)为全面理解和掌握山东省中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精神和重要意义,推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在全省职业学校的有效实施,推进与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实施相配套的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建设与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发展水平,10月27日-10月29日,我校在青岛花园大酒店组织举行机电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三个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研讨培训班。会议邀请了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徐曙光、山东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朱传纲、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主任助理杜德昌,青岛市职教教研室教研员初厚绪、葛秀光参加会议。我校校长迟本理、副校长孙焕利,全省三个专业骨干教师近18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孙焕利主持。
迟本理在致辞中阐明了举办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他说,在省教育厅的领导支持下,首批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指导方案顺利完成,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举办这个培训班,目的就是让全省中职开设数控技术类专业的学校,全面理解和掌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精神和重要意义,尽快熟悉教学指导方案内容,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在本校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推进与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实施相配套的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使全省中职教育教学尽快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徐曙光作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讲话。他从拓宽职业教育升学渠道、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我省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通过专业指导方案编写活动,发展、凝聚一批中职教育专家、名师,成为职教领军人物。教师要做到三个参与:参与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和使用;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参与技能竞赛、专业比赛。对学校教学提出了三个要求:教学管理体现行业、企业趋向,落实方案,引入企业化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体现应用为本,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式要紧扣实践为主导,教师要成为真正的“双师型”,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
杜德昌从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山东省课程改革基本要求、流程及课改的初步成果——教学指导方案的实施,课改遇到的问题以及准备启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配套教材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背景、此次培训的目的,针对下一步教学指导方案的实施,进行了具体布置,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个教学指导方案的主要执笔人从编写思路、编写制定过程、理念与特色、具体要求、实施建议等几个方面对教学指导方案进行了精心的解读。学员们又分专业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研讨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以及后续的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配备。
会议安排了两场专家讲座。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艺师、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专家组组长金福吉教授作了《课赛融合促进技能人才培养》讲座,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副所长于志云教授作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案设计的几点建议》讲座。两个讲座着力开阔学员们的视野,丰富职教理念,帮助大家深刻理解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重要意义,为全省各职业学校如何实施教学指导方案,如何结合本校的实际编写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等提供依据。
2013-10-31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