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教育科研

教学策略及其设计——关于开心课堂建设的认识之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厚斌 发布时间:2015-12-04 09:01:34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教学策略设计。策略作为概念其表述形形色色,而我们宁愿认同如下定义:策略是面对情境的、创造性的、集中和协同使用资源与手段以达成个人或组织近期目标的操作。我们特别关注定义中关于策略是对行动的设计的含义。策略是一个操作,尽管经过了瞻前顾后的规划和设计,策略最终还需要一个操作才能实现。依此,我们为教学策略作出如下定义:教学策略是创设教学情境,集中和协同使用教学资源,选择和安排教学手段或工具,以实现某个教学目标的教学操作。条件、手段和操作应该就是教学策略的结构要素。

持有这样认识者大有人在。一种认识是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邵瑞珍·教育心理学)。这里强调教学策略的目的性及其整体结构。另一种认识是教学策略是关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技术的操作原则与程序的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技术,二是这些方法技术的操作,三是操作中的要求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程序(黄高庆·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这里很明确是说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操作的设计。还有人认为,在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上,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李晓文·教学策略)。

有了上述认识,在教学策略设计时我们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创设教学情境——比如真实工作情境、模拟工作情境、工作角色扮演、竞赛活动等等;

2. 集中和协同使用教学资源——比如实训设备资源、实验设备资源、企业生产岗位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等。

创设情境总需要某些资源,所以我们一般会把使用资源和创设情境联系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对学习者主要发挥影响作用,诸如吸引、感染、推动等等,也就是说这个“境”对学习者可以有“情”发生,影响学习者的情绪,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动。所以,高明的教学情境创设,虽然需要进行硬件结构搭建,关键却在对情境结构要素间逻辑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这些要素的调度上——使其具有更大“教学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真实工作环境”,这个环境中有工作的场地、设备、材料等等。然而,如果还能让学习者着工装、有师傅相伴、有真实的产品检验、能领取工作报酬等等,那效果会好很多。我们可以把这个策略轻松的称之为“今天我上班”,在这其中蕴含的未来工作情境要素对教学会产生我们所期望的积极影响。

并非每一个教学情境都需要“完美”,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内容,我们有意使工作情境中的条件显得不够充分,要学习者经过努力才能发现,在这里就是将资源的隐蔽性导致的困难作为激发学习者“斗志”的主要因素,我们姑且可以将这个策略可以称之为“荒岛求生”。学生初次承担社会调查类作业就常常具有这样的性质。

3. 选择和安排教学手段和工具——比如工艺卡片、任务表单、作业框架、技术标准等等。

既然我们把学习过程视为一个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学习需要工具也就顺理成章。学习的工具虽然包含通常意义的硬件工具,但在这里更关注的却是完成学习任务时需要的相对“软性”的、具有“策略”意味的“手段”性质的工具。工具的作用一般会直接抵达完成任务最前沿的“操作面”上,或者说正是它帮你的抵达了操作面。比如准备一架梯子,让学习者“顺着梯子往上爬”,作为策略可称之为“搭脚手架”;比如寻找一个完美的模板,供你“比着葫芦画瓢”,这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抛锚”策略,如果你更关注于超越而非模仿时,则应称之为“举一反三”;比如着力打造一个桩基,以为某种“建筑物”的依靠,这根桩子具有“根据地”或者“看家本领”的作用,不妨命名为“打桩”策略;等等。上述工艺卡片、任务表单、作业框架和技术标准等等,都具有“教学策略”的工具意义。

4. 实现某个教学目标的教学操作——使真正的学习发生。

教学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内部过程的外部事件(加涅)。教学中在教师那里发生的和教学环境之中所发生的都是外部事件,我们设想在学生那里发生的学习的内部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或可称之为“学习的操作”的事件,这个“学习的操作”当是“真正的学习”发生的最重要前提。

什么是“学习的操作”?诸如口头表述、书面作业、动手操作(制作)、质量检验、发布报告等等,这些通常所说的“作业”,都是“学习的操作”,完成了这些作业,就算是完成了学习的操作任务,但是,是不是实现了真正的学习还难以由此做出判断。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发生在学习者身上的诸如通过学习活动在头脑中构建了知识结构,形成了分析判断的逻辑网络,提高了与环境适应相关的心理素质,还包括通过训练习得了与身体(肢体)协调能力相关的操作能力等等。

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的直接任务就是使学习者完成这些通常意义的作业,甚至当学习者顺利完成了这些作业,我们会认为已经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而要能使学习者不仅能完成这些作业,还有“真正的学习”发生,就必须借助于更好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正为此因,我们才推崇“不愤不启”、“哈弗案例”,“工作过程导向”、“师傅授徒”等等为高明的教学策略。

《辞海》解释,策略,指计策、谋略。教学策略的存在意味着教学需要计策。这也提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花大力气于教学策略设计上,因为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