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普教抓高考的方式抓技能大赛,全面推进我校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
借鉴普教抓高考的方式抓技能大赛
全面推进我校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
(记者 张庆来)在天津举行的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校参赛学生继去年之后再获佳绩,其中机电一体化荣获一等奖。我校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水平取得了新突破。日前,就技能大赛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孙焕利副校长。
记:我校学生获得佳绩,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孙: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全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成立了以迟本理校长为组长、孙焕利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大赛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参赛团队责任明确,科学组织。指导教师和聘请的专家制定了科学的培训方案,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参赛选手对自己要求严格,刻苦训练,精益求精。第二,从深层次看,是学校多年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结晶。学校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拥有了价值数千万元的金工、数控、汽修、焊接等实训中心,为学生技能培训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本培训、下厂锻炼、教育局培训、高校深造和国外进修,并从社会上聘请具有真才实学的技师,打造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技能培训提供了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办学模式,构建以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实现了零距离接轨。
记:本次大赛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将产生哪些影响?
孙:我校学生在大赛的优异表现,为学校和青岛争了光,对我们以后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也将产生积极影响。第一,要认真研究全国大赛把企业生产实际作为比赛内容的做法,将我校技能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改革技能培训内容和方式,使学生能更好更快适应将来工作需要。第二,随着大赛技术含量和比赛档次越来越高,对参赛选手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功底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采取更多的措施、花费更大的力气,努力提高学生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
我校学生在其他项目上也具备了冲击一等奖的实力,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更充分的准备。明年大赛上,在保持原有项目优势基础上,数控等项目要取得更好成绩,获奖项目数量要实现新突破。
记:在本次大赛上,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样一个全新的理念,您认为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对我校教育教学将产生哪些影响?
孙:周济部长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并以此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一,我校多年来坚持以技能为本,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学生技能培训等做法是符合周济部长讲话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我们必须继续以改革的精神来完善和提高这些方面的工作。第二,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加迫切。要在继续加大各种培训力度基础上,让更多的专业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一线得到实际锻炼。要更加注重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真才实学的技师专家加入到学生技能培训中来,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企业一线生产实际和最新技术工艺。第三,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落实迟校长提出的“借鉴普教抓高考的方式抓技能大赛”要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内容、设计和手段,创造一种机制和氛围,全面推进我校技能培训和教育教学再上新的台阶。
记:您对青年教师和同学们有什么希望和要求?
孙: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制度化,为我校广大青年教师和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成长途径和平台。希望广大青年教师按照学校要求,努力钻研业务,在学生技能培训和大赛准备工作中不断锻炼提高,勇挑学校发展大梁。希望同学们掀起学文化、学专业、练技能的热潮,为把自己打造成文化基础扎实和专业技能过硬的、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努力奋斗!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