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校务公开

“学生德育千分制”考核办法

作者: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发布时间:2022-01-01 10:56:28 浏览次数: 【字体:

“学生德育千分制”考核办法

 

 一、“千分制”考核的目的

为切实加强德育实践,建立学生德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总结“5s”行为规范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推出学生德育千分制考核管理办法,让传统意义上的德育从“口头说教”变成务实可操作的“行为教育”,让德育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自然、和谐的成长发展,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德育育化人心智的目的。

 二、“千分制”考核的内容:

1、思想品德素质。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能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局面,敢于同一切不发行为作斗争。

2、守法守规(纪律)素质。有法纪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能依法办事,自觉维护校园秩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为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诚信考试,与人友善。

3、身心健康素质和艺术素质: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身体素质好,心理适应能力强,乐观向上,人格健全,豁达开朗,身心健康,关心同学,团结互助,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俭意识、廉洁意识;珍爱生命,尊重自然。

4、实践、职业能力素质。积极参加各项校内外的集体活动,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意为同学服务,工作有成效,按要求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热爱劳动,能搞好个人、宿舍、教室、环境等的卫生,有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

三、“千分制”考核的设定和计分方式:

1、基础分为800分。

2、每一月为一个“千分制”考核的时间单位,学期末总评。

3、学管处将根据“千分制”成绩来褒奖、处分相关学生。

4、新生军训和每学期学期初的入学教育作为学生千分制考核的必修科目,在每位学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基础分800分中占到50%的比重。凡是参加军训(或参加补训)并且合格者,可获得“军训合格证”、获得相应军训德育学分,没有取得相应军训德育学分的学生实行一票否决。

5、“千分制”成绩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注:基础分应结合每名同学一学期来四个方面的总体表现,经过班级民主评议确定考评成绩。具体评议办法由各班级结合实际制定,操作中要体现每名同学的差异,表现最好的同学可以获得800分,其他同学依次递减。不能简单地给每名同学800分。

四、“千分制”实施原则:

1、千分制的实施由班主任、专任老师、学生会组织、班级仲裁委员会共同参与考核记录,评价结果由班主任考核、学管一二三部审核、学生工作处张榜公布,防止对学生考评的出现主观性和片面性。

2、德育千分制以学生日常行为的常规分评价为主要依据,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量化,通过对学生军训、出勤、纪律、卫生、教室、两操、内务、仪容仪表、公物、社团、重大活动、社会实践的综合考评来实施。

3、通过考评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学生明确努力、前进的方向,引导学生巩固和发扬自己的良好品德素养,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4、班级学生千分制学分学期总数低于平均成绩,取消先进评比资格。

五、“千分制”考核实施细则:

第一条:加分内容与标准

1、思想品德素质

1)积极为集体、社会或他人做好事,经核实加1-10分,事迹突出,经学校宣传的加20分;(班内表扬可酌情加1-5分)

2)荣获校内各级各类(先进、优秀、三好、十佳等)荣誉称号,每次加5分;市级荣誉加15分;省级荣誉加20分。校级先进集体,每个成员加5分;市级先进集体,每个成员加15分;省级先进集体,每个成员加20分。所在宿舍被评为当月文明宿舍的所有成员每人加5分;所在值日小组若当月没有扣分记录,所有成员每人加5分。

3)受到处分的学生,在规定时间撤销处分者,一次性加5分。

4)学生敢揭发坏人坏事者,每次加10分

5)有见义勇为等重大贡献者,每次加10-30分

2、守法守规素质

1)有法纪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校园秩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为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无迟到、旷课、早退、逃课记录者,诚信考试,每月加10分;无请假记录者每月加10分;“课堂教学日志”上当月无违纪纪录者,该月加10分。

2)一个月内无任何违纪记录的,该月加10分。   

3、身心健康素质

体育素质考核

1)两操全勤者,每月可加10分。

2)参加校各类运动队,可加2分,组织并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者加2分/次;在校内、校际各类体育(活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每次加2分、4分、6分;参加县区级运动会取得好成绩(可能有),每次加6分、8分、10分;参加市级运动会取得好成绩,每次加8分、10分、12分。学生有一项体育爱好,加2分;学生有两项体育爱好,第二项加1分。重复计分。学生体育爱好校级先进在学期末加5分,班级先进加3分。

3)每学期体育成绩达标(合格)者,一次性加5分。

4)为上好体育课或为班级体育锻炼而献计献策,做出突出贡献者,每月可酌情加分(1—5分之间,由班主任老师、体育老师把握)。运动会上积极宣传,广播稿在10篇以上者,可酌情加分2—5分。

艺术素质考核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为百分制,由艺术学科教育(30%)、艺术社团活动(35%)、艺术节特色活动(35%)构成。

1)艺术学科教育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主要由艺术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情况综合评定。

2)艺术社团活动  

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并且按照社团要求参加活动,考核为合格;每多参加一个艺术社团加10分;代表社团参加校级活动加5分;代表学校参加市及市以上各类艺术比赛:一等奖加20分,二等奖加15分,三等奖加10分;艺术社团负责人加5分 ;校级社团评优获优秀社团成员加5分;在市级社团评比中获得各类奖励的个人加10分。        

3)特色活动

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两项艺术节活动考核为合格;每多参加一个艺术节活动加5分,所参加节目进入学校演出每个节目成员加5分;艺术节各项比赛获得一等奖加15分;二等奖加12分;三等奖加8分;优秀奖加5分;所参加节目进入艺术节年度演出,每个节目成员加10分;代表学校参加市及市以上各类艺术比赛获得一等奖加20分;二等奖加15分;三等奖加10分。

4、实践、职业能力素质

1)承担班级、学校各类学生工作并认真履行职责的学生干部,如课代表、宿舍长、小组长,每月可加4分;班委会、团支部干部每人每月加6--10分;学生会干部每月加6--14分。

2)为班级或学校出黑板报一次,加分2分/次;所出黑板报在学生会检查中取得好名次获得表扬者,可再加1分/次。

3)向《周报》和校广播台投稿并录用者,加2分/篇次。

4)《周报》、《金蓝领》校内记者积极开展工作并卓有成效者加3分/次(指记者同学所写稿件被《周报》、《金蓝领》录用)。

5)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值周活动,根据表现情况每人加5-10分;参加学校安排或主动申请的义务劳动每次加5分。

6)组织并直接参与课外活动者每次加2分,间接参与者每次加1分。

7)作为专业课选手参加校级竞赛获得名次者至少加4分/次。(三等奖加4分/次,二等奖6分/次,一等奖8分/次。)。在市级竞赛中获得名次者至少加12分/次。(三等奖加12分/次,二等奖14分/次,一等奖16分/次。)在省级竞赛中获得名次者至少加16分/次。(三等奖加16分/次,二等奖18分/次,一等奖20分/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名次者至少加26分以上,(三等奖加26分/次,二等奖28分/次,一等奖30分/次。)

8)利用本人所学专业,为班级、学校做出贡献者可酌情加分(1—10分之间);如:电器维修小组、电焊小组。

9)取得初级专业等级证书一次性加10分;取得中级专业等级证书一次性加20分;取得高级专业等级证书一次性加30分。

10)参加社团和创客工作室参照《社团管理规定》。

 

第二条:减分项目

一、思想品德素质

1、上课期间随便串位、走动、说话、看与本学科无关书籍或做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事,每人次扣1分;高声喧哗、追逐打闹者,每人次扣3分。

2、课间、上课前在教室内外追逐嬉闹、拥挤、高声喧哗、走串教室、吹口哨、说脏话者,每人次扣2分。

3、在校园乱放自行车,每人次扣1分;乱骑车者,每人次扣2分。

4、衣冠不整,穿奇装异服,男学生留长发、染发、剃光头,女学生烫发、染发、佩戴不得体首饰者,每人次扣2分。

5、不及时上交或不交作业每次扣1分;迟到、早退每人次扣2分;无故不上课,每人次扣5分。

6、乱丢乱扔垃圾的,每人次扣2分。

7、在教学楼内打球、跳绳等,除没收活动器材外,每人次扣2分。

8、没按要求佩带胸卡者每人次扣1分;对人和证不符者每发现一人次扣2分。

9、就餐秩序不规范的每人次扣1分;不排队就餐、插队者每人次扣2分;到校外摊点就餐者每人次扣5分。

10、故意损坏花草树木,每人次扣2-5分。

11、室内无人时,不关电灯、电视、多媒体等,每次扣2分;放学后(晚自习后)不关窗户的每个扣1分,不锁门的每个扣3分。

12、在墙壁、黑板、宣传栏上乱写乱画,每次扣2分。

二、守法守规(纪律)素质

1、有打架斗殴或小偷、小摸行为者,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留校察看和勒令退学处分,每人次分别扣5分、10分、15分、20分;勾结校外人员来校滋事者每人次扣30分,给予勒令退学处分并取消学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在校期间有进网吧者每人次扣5分,私自出校每人次扣10分,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夜不归宿者每人次扣15分,并给予留校查看处分。

3、有拉帮结派者,或私藏、携带管制刀具者,每人次扣10分,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并没收其私藏、携带的管制刀具;纹身者劝其退学。

4、有欺骗学校教职工或隐瞒坏人坏事者每人次扣10分,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5、有顶撞辱骂教职工者,每人次扣15分,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每人次扣20分并给予勒令退学处分。

6、上课期间接打手机每人次扣5分,给予警告处分;考试作弊者每人次扣10分,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7、阅读和观看不健康书刊或视频者每人次扣5分,并给予警告处分。抽烟、喝酒者每人次扣5-10分,并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赌博者每人次扣15分,并给予留校查看处分。

    8、发现在校有谈恋爱行为者每人次扣5分,并给予警告处分。造成不良影响者,每人次扣20分,并给予勒令退学处分。   

9、对值勤人员态度蛮横每人次扣5分,并给予警告处分。情节恶劣的每人次扣10分,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10、未完成班主任安排的工作每次扣1—10分,其他违纪行为根据学校相关制度酌情处理。

11、故意损坏花草树木,每次扣5分;

12、损坏电线、电灯除赔偿外每次扣5分;

13、损坏一块玻璃除赔偿外每次扣5分;

14、损坏桌、凳、床、黑板除赔偿外每次扣5分;

15、丢失一张凳子或一张桌子除赔偿外每次分别扣5分和10分;

16、弄脏墙壁或在墙壁、黑板、宣传栏上乱写乱画,每次扣5分;

17、用完水后不关龙头,不维护洗手间卫生,每次扣2分;

18、破坏学校其他公共设施扣5-10分;

三、身心健康素质

1、上操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无故缺一次扣3分。

2、做操或跑步中有打闹、说笑者每次扣1分。

3、做操不认真每次扣1-2分,上操时未穿校服者每次扣1分。

4、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无故中途退场者,每次扣5分。

5、学校组织的大型集体活动不按时入场,不按顺序退场,吃零食,不安静的每次扣5分,受学校点名批评的班级每人扣10分。

6、课前早读不读者,每人扣2分;扰乱纪律者每次扣3分。

7、参加艺术教育和艺术团建迟到迟到、早退者每次扣2分。

8、无故不参加艺术教育活动每次扣5分。

四、实践、职业能力素质

(一)崇尚实践、热爱劳动

 1、各级学生干部因各种原因被停职、撤职者,可分别一次性扣4分/人(管理员、小组长等);6分/人(班委会、团支部成员),8分/人(校学生会干部)。

 2、整个学期中,既未给班级出过黑板报,也未向学校刊物、广播站投稿者,一次性扣10分。

 3、逃避校内卫生大扫除或劳动任务者,每次扣5分。打扫卫生不认真,不彻底一次扣2分。

 4、在社区或校外有不良行为者,且反馈给学校者,扣20分/次。

 5、对校内值周工作,采取应付拖拉、推诿态度者扣5分/次。代表学校(如礼仪队)参加活动,表现不佳,造成不良影响者,扣10分/次。

6、一个学期任何活动不参与者扣10分。

(二)职业能力、职业理想

1、上技能操作课时,损坏设施影响下一堂课或下一班教学正常进行者,扣10分/次。

 2、不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展示、竞赛活动,对积极参与的同学采取讽刺、打击态度者,可扣5分/次。

      

第四条:结分

原则上要求,每位学生的“千分制”成绩应当每月一结算,并及时向全体受考学生公布。所以,每月班主任老师必须熟悉掌握以下资料(最好及时记录):

1、《教学日志》或《课堂纪律记载卡》中反馈的信息;

2、当月校内外各级各类活动与竞赛;

3、任课教师反馈的相关信息;

4、有关学生干部所作的班级工作日志;

5、走访学生家庭所得到的信息;

6、校内通报栏或红白榜信息;

7、值日、值周工作;

8、大扫除、公益劳动等;

9、学生思想、言行、学习、交友等方面的信息;

10、校内宣传媒体所反馈的信息;

11、各级各类评优等信息;

12、值班教师领导、值周班检查中反馈的信息;

13、班主任日常管理中所发现的相关的问题。

(因工作需要,班主任在结算每位学生的千分制月考核成绩时,可成立专门小组或调动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第五条:奖惩

1、评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候选人必须是每学期超“千分”的学生。

2、校内各项“十佳”获得者,每学期考核不得低于“千分”。

3、各级先进班集体,每个成员学期考核成绩不得低于起评分(800分)。

4、在“千分制”考核中,一学期不满700分者,将受到校内严重警告的处分,取消当年度一切荣誉称号及助学金或国家有关励志奖助学金资格,学校将延缓推荐其实习就业。  

5、“千分制”考核中,一学期不满600分者,将受到校内留校察看处分,并将处分结果反馈家长,学校将不予安置实习就业。

6、“千分制”考核中,一学期不满500分者,将劝其退学直至取消学籍。

第六条:实施

首先,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深入学习该《条例》,并根据各班级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更详细地制定了适合本班级的“细则”,在管理上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班干部各司其职,根据自己负责的考核内容做好记录,班主任做好督查,做到日公布,周公示,月汇总(报学生工作处)。

再次,班主任在每周的班会上对全班同学的上周成绩进行小结,成绩以周为单位体现在班级的“个人德育千分考核表”中,让每一位学生随时都知道自己的量化积分,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增强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获取专业技能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用实际行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