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文化建设

教育,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幸福!

来源: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 作者:语文组 王景梅 发布时间:2011-11-03 08:31:04 浏览次数: 【字体:

教育,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幸福!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语文组  王景梅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书名就很吸引人。

与其说吸引人,不如说是有点种理想化吧。我总觉得,理想化的东西总是免不了让人有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况味。就如我起初翻开此书,那种隔水看花的忐忑总是难免一样。

可是读完此书,心中的那份有所发现的欣喜和满足却是实实在在的。作为一个当代的大教育家,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切实的经历和体验,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作为一个乡村语文教师,中学校长、教育局长的他的传奇般的经历,道出了他对教育终极理想的探寻和对教育理想始终如一的实践历程。用活生生的实例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奏响了一曲让人警醒令人振奋的凯歌。

自由呼吸的教育,是贯穿全书的教育理念,其底色是对学生的爱和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书的开头所告诉我们的: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不仅如此,全书还贯穿了这样的思想:学校对老师的关爱,党政机关以及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也是自由呼吸的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正所谓三爱合一,才能真正创建一种教师学生学校自由呼吸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良好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力量……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因为,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注重孩子心灵自由的教育,应当是使师生感到自由、幸福和快乐的教育”。这就是作者一贯坚持的学生观。在如今,社会、学校、家庭都普遍把眼光盯着学生的分数,盯着升学率,关注眼前利益的大环境下,作者抵住压力,另开一路,关注的学生实际的生命状态,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心灵成长的需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从而让学生在学校里自由的呼吸,愉快的成长!这真可谓是一个大教育家的胸怀和远见。为此,他提出了“为四十岁做准备”的教育理念,进行了一系列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以及管理的改革。旨在把学生彻底从眼前的分数压力下解脱出来。他在书中反复提到的:“我越来越清楚的是,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为了让孩子的在校园里能够自由的呼吸,愉快的成长。他进行了“ACT语文教改实验”、“自修楼中的自主学习”,是为了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从而把学生从那种填鸭式的课堂里解救出来;他提出并实施的“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那里闪光就在哪里打造。”“用比值衡量学生成绩”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并在教师中举行“点名达标活动”等等一系列改革,目的都在于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校园里自由快乐饱满的成长和发展。在书中,他把教育比作是农业,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学会用生态的多元化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孩子,那样,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

“我认为关注学生应该先从关注教师开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这就是作者“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教师观。作者认为,学校的力量,首先来自教师。只有教师在学校的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处于第一位,才会协助校长落实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我们可以看到,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走上校长的岗位之后,他始终把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放在心上,从“五子登科”(“房子,炉子,妻子、孩子、票子)到“功勋四中人”,从耐心地倾听老师们的呼声,热心为大家排忧解难,到鼓励教师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从“四制改革”努力制造一杆公平秤到“让每一个人感到自己很重要”,作为一个校长,他不仅仅在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上做文章,而是把物质的东西尽可能化为精神上的满足。他说:“在高中段这样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雷区里,我进行了一系列关注师生生存状态的探索,让处在高压状态下的老师和孩子们都能够自由的呼吸,自主地发展,希望他们穿越雷区,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然而,要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校园里自由的呼吸,自主的发展,让校园成为学生和教师成长的乐园,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是学校单方一厢情愿的事情。它是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尤其是上级教育机关的配合和支持的。让学校在整个的大的教育环境下自由的呼吸。这应该是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所谈到学校观。在任高密市和潍坊市教育局长期间,作者做了一系列改革,比如把权力放给校长,提出并实施“校长职级管理”的方案,对校长进行动态管理,以充分挖掘校长的内在动力。“扬起教育督导尚方宝剑”,并且在督导方面,精简项目,保留重点,以减少上级教育机关对基层学校工作秩序和教学秩序的扰乱,启动“协商式评估”和“个性化学校评估”的方案,从而保障了评估的公平性,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发展。最终让学校在大的教育环境下自由的呼吸,最实现个性化的育人目标。

“人人都知道,孩子的成长不是教委一个部门的事情,它关联到各个行业,各个系统。然而,这种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却未必人人都来关注,都来参与都来支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发展教育事业单靠教委,势单力薄,迫切需要合力。”这是作者在书中呈现给我们的大教育观。为了让重视教育成为党政领导的需要,他倡导并建立的同级督政制度,(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五大班子分管领导组成的教育领导小组授权并领导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依据对财政公安税务工商群团党办政办等50多个同级相关部门的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一年一度进行教育评估)其目的就是要把教育工作由教育内部行为变为政府部门和全社会行为,调动方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发展的大合唱。

纵观全书,自由呼吸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努力将学生潜能唤醒并使主体性的得到彰显,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就是使教师主体性得到尊崇与张扬,让教师“自由呼吸”的教育;就是使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得到实现,让学校“自由呼吸”的教育。而贯穿其间的总旋律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分享到:
×

用户登录